close

社交天性:人類如何成為與生俱來的讀心者?

 

我們的大腦 VS 社交世界:天生愛社交,重新認識自我與這個世界

 

疫情時期,閱讀社交天性,從大腦演化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社交行為,透過本書告訴你在人際關係上感受到失落感的原因,以及我們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,不論是個人社交圈或是掌握公司同僚人際關係,都很適合閱讀!

 

TheLoversNew
 

接下來我想用9個問答的方式分享本書的內容。

 

1.人類的大腦喜歡做什麼?

 

 一定是對我們人生成功與幸福極為重要的事。

我們對人際社會感興趣,是因為我們的大腦,被設計成在空閑時候啟動預設網路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沒有任務、停下手邊工作屬於放空狀態時,我們是將注意力放在人際社會,預設網路會引導我們進一步去思考其他人的心思他們的想法、感受、目標。

 

 

 

2.為什麼大腦要演化是去注意人際之間的社會關係?

 

從嬰兒時期到成年,大腦都持續練習社會性思考,大腦還有其他選項可以設定將空閒時間投入在各種事情上例如:學數學改善邏輯推理能力,然而此資源卻是專注於社會性思考,表示演化對於提升社交能力押了重注。如此不斷練習,不代表我們就能擁有完美社交手腕,但是95%的人有朋友,或許不是偶然。

 

 

 

3.打從出生就渴望社會連結的原因?

 

知名新英格蘭心理學家馬斯洛發表的「人類的需求層次」指出,在需求金字塔中,要先滿足最基本的需求,再往上進入下一層次。生理→安全→社會→尊重→自我實現,五個層次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然而作者在這邊提出「翻轉馬斯洛金字塔」的概念:從樹鼩到人類嬰兒,所有哺乳類動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,真正的需要就是照顧者全心投入,以確保幼兒的生理需求獲得滿足。倘若如此,必須將社會需求挪到金字塔底層。水、食物、棲地就不是嬰兒最基本的需求,取而代之的是,保有社會連結並得到照顧,才是最主要需求。沒有社會支持,嬰兒永遠無法存活到成為能自給自足的成人。

 

 

 

4.心痛的感覺是真實的疼痛?

 

我們的大腦演化到後來,對於危及社會連結(social connection)的威脅,其感受就像遭受生理痛苦一樣。藉由活化感受生理痛苦的大腦神經迴路,社會痛苦的體驗促使我們將幼童帶在父母身邊,確保存活。

社會痛苦與生理痛苦之間的神經連結,也確定了人類需要維持社會聯繫的終身需求。

失去摯愛的難過,被同儕排擠的社交失落,沒有辦法像身體受傷一樣準確描述,多數人普遍認為社會痛苦並非真正的痛苦,當有人說,「他傷了我的心。」我們知道這是一種譬喻,沒有人會誤會這是醫療緊急狀況。然而社會痛苦是一種真正的通苦,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根植於大腦的生理歷程,所謂冥想的寧靜,是大腦與身體出現生理化學反應與神經認知歷程的結果,根據此觀點,社會痛苦如此抽象的東西,若從大腦的角度,或許也跟生理疼痛一樣具體存在。生理痛苦與社會痛苦兩者並非一模一樣,不會有人把手臂斷掉與被甩混為一談,不同種的痛苦,感覺各不同,社會痛苦的記憶遠比生理疼痛強烈許多,社會痛苦是真實的痛苦,就像生理痛苦是真的疼痛,理解這一點,對於如何思考我們及身邊的人遭遇的社會苦惱(social distress)具重大意義。

 

 

 

5.你的意圖是什麼?

 

我們如何以同樣精確的不同方式,理解同樣的動作,可以描述此刻在鍵盤上的動作為「輕巧上下移動十指」、「打字」、「寫書」,甚至是「企圖分享我從別人身上學到的東西」,依作者提出的選項順序,可看出一種層次結構,前面是低層次描述,後面是多意義、較高層次描述,沒有人會在生命終結時說,「我真希望我能多上下移動手指。」但可以想像會有人說,「我真希望有時間能分享我所學到的東西。」我們均生活在一個有意義的世界,而這些行為皆可用高層次和低層次個別描述,但我們通常一次只將焦點放在一個層次,端看我們對何者有興趣。

 

 

 

6.做什麼(what)、怎麼做(how)、為什麼(why)

 

做什麼(what):「他在使用手機」

怎麼做(how):「拿手機輸入文字」

為什麼(why):「因為他要回復問題,跟上司報告狀況」

 

三個問題差異涉及不同的大腦區域,是從低層次描述到高層次描述,當問到「為什麼(why)他那樣做」時,答案可能牽涉到需要大腦心智化系統的高層次,有意義的答案。

唯有將他人的複雜動作變成簡潔的行為,才能開始對他人的目標、意圖、慾望和恐懼進行心理分析。動作無關心理,不含特定意義,相反的,行為具有心理意義,行為本身雖然不提供高層次意義,卻暗示背後隱藏有待發現的心理意義與動機

了解別人在做什麼是了解為什麼的第一步,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行為有意義的世界,而非一連串動作的無意義世界。

 

 

 

7.社會連結如何增進人生整體的幸福安樂?

 

帶著社會腦生活,與他人同心協力,互惠原則,創造雙贏。

其實我們本來就充滿各種自私與不自私的動機,這並非偶然,不論我們是否飢餓,吃下一片美味餅乾就是樂事,同樣,不論我們是否期待有回報,幫助他人的感覺就是良好。沒有別人,或許我們也就不具意義,所以呵護自己也幫助他人,維持一定的人際交流,歸屬感的需求,代表著別人喜歡、重視、欣賞我們的跡象,是我們幸福的核心。

 

 

 

8.自私與無私之間的關係?

 

我們直覺式的認為自私與無私兩者不能並存,然而無私助人就跟自私自利一樣自然,而且同時存在。自利原則加上關心他人幸福,是我們人類社交天性的基礎之一。

達賴喇嘛的忠告:

「如果你想自私,應該要做得非常聰明。愚蠢的自私就是我們向來採取的方法,只尋求自己的快樂,卻在過程中越來越痛苦。然而,聰明的自私,就是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。」因為這樣這樣做本身就令人滿足愈快。

 

 

 

9.領導人該如何用社會腦知識,改善團隊工作士氣與生產力?

 

創造認同感、對團體的依附感,是成功領導的必要元素。

領導人的社交技巧,可以管理員工的社會性與情緒反應。當員工在工作的某些部分表現不正確,領導人是以協助輔導的方式糾正,還是讓他們感受被排擠的方式糾正,破壞他們吸收反饋的意見及未來努力工作的意願,這兩者僅一線之隔。

正面的社會尊重、表彰認可是可再生的免費資源。

領導人適時給予員工地位、尊重公平、連結智囊,都是證明對組織的盈虧有影響。擁有地位表示員工也有力量給予、公平暗示其他人重視我們,以及未來有資源可享時自己能獲得一份、連結不同的智囊,放大每個智囊的能力,成為更大的網絡系統。

 

但是很少人認真看待這些議題。強化這些隱性因素是改善職場成果的低成本高效率策略。無論員工是否理解,人們天生設定會因為被自己相關的團體接納認可,以及被認重視與肯定而受到激勵。

 

 

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專家馬修‧利伯曼,二十年來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,探討人類大腦人際社會的反應,這些研究發現不斷強化一個結論,即我們的大腦天生內建要與其他人聯繫交往

這股深層的動機驅使我們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繫,我們天生好奇別人腦子裡想些什麼。我們價值觀形塑自己的身份認同感,同時這價值觀也來自於我們的社會。

 

若將演化描述成現代大腦的設計過程,人類透過合作,得以建立現代化社會。

我們大腦的設計目的:與他人接觸互動,並時常思考人際社會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。

 
希望本書的分享,與你共鳴,花好月圓,Namaste.
 
VideoCall
 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sina 芮西 的頭像
    Resina 芮西

    Resina’s notebook 芮西手帳

    Resina 芮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